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5-03-31 10:05:29
【热门】大班美术教案范文5篇

【热门】大班美术教案范文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连续不断、流畅的线条创作带有一定情景的图画,并大胆讲述创作的想法。

2、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旋律不间断绘画,体验线条旅行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彩色线条,正反两面都贴有彩色画纸的画板,水彩笔。

2、富有变化的音乐(快慢速度不同)。

三、活动过程。

1、每人一根彩绳进行线条想象,请小朋友们把长线舞起来,轻轻松手,看小线条落在地上变成了什么。

2、出示一幅一笔画,请幼儿观察了解一笔画的特点,掌握一笔画的技巧。

(1)请幼儿拿画板试一试画一个一笔画事物,要求:笔不离开纸,一笔画成,这个图案是一笔画图案。

(2)师幼同画一幅画。教师虚拟一个情景,如“线条旅行”遇到什么,幼儿说到什么,教师就起笔画什么,中间不间断。

3、教师启发幼儿运用线条旅行的线索,在音乐的伴奏下绘画情景画。

(1)请幼儿欣赏一段音乐,听音乐旋律的快慢变化和感情色彩,讲一讲通过音乐听到了什么。

(2)请幼儿学习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感情和情景,大胆想象,画出富有情节的作品。提醒幼儿根据音乐旋律一笔画成,线条中间不间断,画满整张纸。

(3)听音乐进一步创作,要求画的图案要与音乐的旋律,速度有关。

4、组织幼儿交流展示创作作品,讲述自己的线条旅行故事。

(1)幼儿间互相讲述,讲述情节要与绘画图案一致,看谁讲的丰富有趣。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线条旅行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创作自己的线条旅行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了解靴子特征的基础上,夸大并任意变形靴筒或靴面,启发幼儿观察想象,引导幼儿大胆的进行创造性作画,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2、发展幼儿观察、求异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认识靴子

1、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靴子(p1),你们来看看,靴子是什么样子的?

2、 教师总结靴子靴筒、靴面、靴底结构特征。

(二)靴子的变形

1、 靴筒变形(p2-p4)

2、 靴面变形(p5)

3、 幼儿操作,自由选择教师已画好的靴筒或靴面,画出形状奇特的靴筒或靴面。

(三)启发创造作画

1、 幼儿自主讲述

师:来看看我们变得奇特的靴子吧。哇,太有意思了,每只靴子都不一样呢!你最喜欢哪只靴子?

2、 启发想象(根据幼儿的选择或回答)这只靴子可以变成什么?(转换各个方位)可以变成什么?

3、 请幼儿创造作画

师:你们创造的靴子太神奇了,而且每个小朋友对每只靴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创意。现在,老师请你们选一只你喜欢的靴子来变一变,可以选别人的,也可以选自己的喜欢的,或者重新自己再变一个,看看谁能把这些奇妙的靴子变得更加出人意料,画完了,我还要请你们用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想法、画出的内容说一说,编个小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

4、 幼儿作画,教师协助指导

(四)互动评价

1、 幼儿自主讲述画面内容。

2、 请同伴评价: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3、 教师肯定幼儿的创造,鼓励再创作。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写意绘画教学活动,在一双鞋子的三个部分,分别是靴面、靴筒和靴底的变化产生的一节变形活动。在活动中,有两次想象过程,第一次是对靴子的其中一部分进行创意,第二次想象是让孩子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孩子把靴子变成马车、手表、巨人的靴子等,整节活动轻松自在,由于孩子对写意接触的较少,个别孩子在作画时,比较胆怯,还没有充分进行想象,这是在今后的写意课程要多多加强的。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勾线、晕染相结合的形式表现下雨天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动态。

2、能用冷色、灰色表现下雨天的色彩。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在下雨天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观察人们的衣着特征以及雨滴从天上掉下来时形成的线条;幼儿体验过自己撑着雨伞或穿着雨披在雨中行走的感受。

2、各种雨具(雨伞、雨披、雨鞋)。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表演避雨的情景。

教师:下雨天,你会怎么办?

2、引导幼儿回忆下雨天人们的衣着特征和动态。

(1)教师:人们在下雨天怎样让自己不淋湿?打伞时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穿上雨披时,我们能看见的是哪些部位?

(2)教师:雨从天上落下来时像什么?(像一根根的线)想一想下雨的时候,天空是什么颜色?(灰白色)

(3)幼儿表演有的穿雨衣、雨鞋,有的两人共撑一把伞,有的在屋檐下躲雨的情景。

3、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尝试画出下雨天的景象。

(1)教师:要画出下雨天人们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怎幺样,天空是什么颜色。

(2)教师:穿雨披和打伞的人都可以用先勾线再染色的方法进行绘画,天空可以用大号笔刷上淡淡的墨。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5、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1)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是下雨天的?

(2)引导幼儿侧重从下雨天人们不同的避雨方式、人物动态、色彩和构图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活动反思

“下雨天”灰蒙蒙的场景和色调比较适合运用国画的形式来表现。在表现人物方面,方法各异:有的幼儿先用勾线冉染色的方法表现穿雨披的人;有的用勾线的方法画出人物头部,用毛笔侧锋的方法两三笔完成身体轮廓,简洁、形象、生动;很多幼儿画了打雨伞的人,但也各不相同,有一人打伞的,有两人共撑一把伞的。在表现天空的颜色时,有的幼儿运用了较深的颜色晕染天空,用较粗的线表现雨和闪电,说“这是个雷电交加的下雨天”;有的幼儿运用了淡淡的蓝色和细细的线条,说“这是和风细雨的下雨天”。

小百科: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砂纸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打磨工具出现幼儿并不陌生,但在砂纸上作画却是第一次,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教强,喜欢尝试探索,结合这一特点,选择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大胆常识作画,感受砂纸画与纸画画的不同,掌握在砂纸上作画的技能。

活动目标:

1、探索尝试用砂纸作画,充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喜欢的画面。

2、掌握画砂纸画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试涂颜色的砂纸、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纸贺卡、作品展示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砂纸画贺卡激发幼儿兴趣。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半成品贺卡)

二、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

砂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砂纸与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

(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景物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你喜欢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

(白色、粉色、黄色、天兰色、桃红色、浅绿色、紫罗兰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还可以让幼儿试用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红色、深蓝、绿色等颜色。)

三、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贺卡准备送给谁?(这么美丽的砂纸画贺卡你想送给谁?)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想要送给什么人。

你想在贺卡里面画些什么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想要画的内容。

四、教师示范背景色和主要景物的涂色方法,提出要求。

背景色:时将油画棒横过来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一下一下涂,涂完以后不要再涂。

主要景物:主要景物画的大、下笔用力。

要求:

1、作画时大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画。

2、先涂背景色再画主要景物,主要景物要突出。

3、要选鲜艳的颜色,注意画面卫生。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能力弱幼儿大胆作画。

六、作品展览,幼儿互评。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

活动分析:

幼儿在学习砂纸画时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画画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又学习了砂纸画的方法。在处理难点上采用在手背上用手指轻轻抚摸,用力按的方法来表现不同力度,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难点,在评价过程中幼儿饶有兴趣的进行互评,幼儿能根据要求从画面主次层次、颜色、内容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的体验了成功,感受了画砂纸画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看和恐龙相关的自然研究方面的书籍,使孩子们关注各种恐龙。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和恐龙相关的自然研究书籍,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导入]

1、看和恐龙相关的自然研究方面的书籍,使孩子们关注各种恐龙。

-恐龙的背上高低不平。

-恐龙的尾巴很长, 和游乐场里的滑梯很像。

① 观察完恐龙的样子后, 还可以讲解一下,恐龙分为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

-我们用手印印出这些庞大的恐龙怎么样?

-老师想印尾巴长的恐龙, 大家想印出什么样的恐龙呢?

[展开]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

① 研究活动纸。

-这是哪儿呢?

- 恐龙都去哪儿了?

2、用手印出恐龙。

① 用印手印的方式表现出来。

- 你想画出什么样的恐龙?

② 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

- 在印完的手印上用签字笔画出恐龙的牙齿和长长的腿。

- 大家也可以画出恐龙的牙齿和长长的腿,试一试吧。

[结尾]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恐龙。

《【热门】大班美术教案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