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

时间:2025-03-31 10:05:53
北京教案集合八篇

北京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 瓦 阔 雄 油 阴 交 川 迹 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 ,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 ”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北京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束”等12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指导写字。

2.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了解一下北京近几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生字卡片,有关北京夜景的图片。

3.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通过上学期学习《北京》一课,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启发学生回忆,老师概括描述《北京》一课)

2.组织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北京景点的资料、图片及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学生结合自己查阅资料,体会,有搜集图片的上台展示,并简要介绍)

3.白天的北京很美,夜晚的北京更美!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吧!(出示课件,北京夜景)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写字

1.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书,画出不认识的字。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把生字的字音读准、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有困难的多读几遍。

3.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组织学生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及在语言环境中的识字情境)

5.写字指导

(指导“束”、“单”、“勾”、“夺”、“府”、“宫”6个字,遵循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指导写正确写美观。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主要抓住这些地方的什么景象来写的?

(2)找出最能表现北京夜景特点的词语。

(根据学生回答,按顺序板书“天安门、长安街、广场四周立交桥、商业街、故宫”辉煌明亮)

2.回读全文,感受、辉煌、明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词句。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北京城特别美。(引导学生理解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再让学生说说这段写的是什么地方?并要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及不明白的词语。

引导看图理解“华灯高照”“川流不息”“银河” ……此处隐藏5708个字……》,可以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注意详略得当。

北京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词,能够美观书写。

2、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之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读写10个生字,美观书写。

2、“幕、临、街、紫、勾”等字的写法。

课堂类型:新授

教学方法: 信息化识字写字教学法

教学用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吗?你们去过北京吗?看见了什么?没去过的别着急,在语文课上我们一样可以走进北京,你们看(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想说什么就与旁边的同学说两句吧。这些都是北京的著名景点,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晚的北京。(板书课题)

以学生们熟知的北京首都引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全文。齐读课题,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生初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出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自由说认识哪个字,告诉同学是怎么认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识记生字。

1、学生领读自己认识的生字

2、看着大屏幕自由读生字

3、以游戏的形式,两人一组,(1)一个人读生字,一个人看他读得对不对(2)一个人读生字,一个人在微机中找出来。

4、老师指,大家读

5、学生领读

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生字,识记生字,使原本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了。

(四)学习生字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朋友,对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告诉你,生字也有朋友。看,幕和紫是一对好朋友,因为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请看,(课件演示)幕布降下,剧场变黑。天黑时就像给天遮上一块幕布一样,这时人们就说夜幕降临了。教师在这里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用幕组词输入微机

3、为其他的字找朋友。上下:夺、禁。半包围:勾、闪、府。左右结构:临、喷。左中右:街

学生在平时熟悉的找朋友游戏中,字里行间就学会了这些生字。

4、巩固生字。开火车读

(五)学习重点词句

1、自由读文中喜欢的句子

2、指名读(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在微机中自读本课重点词语

4、出示两幅画面,自己说说哪些词与它最相配

5、指名说

6、齐读词语

7、男女生分别读(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三、

同学们,那美丽的街灯和绚丽多彩的广告牌照亮了整个北京城,把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北京多美啊!让我们带着对北京的无限喜爱再来齐读课文,好吗?

北京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

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案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