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三》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园地三》教案1一、学习目标
1、 认识“退、危”等九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近、相反的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 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4、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听说能力。
5、 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二、学情分析
到了二上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近义词、反义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累词语的兴趣。另外,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展示台”教学前,鼓励学生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做好交际、展示上课的准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当“导游”、评选小能手等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前准备
1、 词语卡片、课件
2、 电脑
3、 收集介绍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录音、宣传册或其他文字资料。
4、 布置学生阅读展示台要求,自主准备展示内容,提示可以展示其他内容。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汉字。今天大家再来学几个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最好!
2、 (出示课件)自由轻声读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3、 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发言,发现这几组词意思相反的特点)
4、 谁能演一演这些词语的意思?(进——退、快——慢、买——卖、正——反)
5、 认读九个生字卡片。
6、 (出示课件,巩固练习)连一连。
7、 你能学着说几个意思相反的词吗?
“日积月累”
(一) 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1、(出示课件:中心——中央)读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选出其他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独立选词语再校对)
3、做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将六张词卡分别分给六个学生站成两排,第一排为鸡妈妈,第二排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对近义词。
5、 你还能说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二) 读读说说。
1、(出示课件)
自由读读例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一句为感叹句,一句为陈述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前提、原因)
2、模仿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引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来说)
3、全班交流、订正。
4、有感情的读读三句话。
(三) 读诗歌《我爱祖国》
1、 自由轻声练习读诗歌。
2、 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3、 展示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或同桌展示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读)
4、 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 情景谈话,引出话题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看过故宫,爬过万里长城吗?你们游览过杭州西湖,爬过泰山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去欣赏各地的美丽风光。
2、 演示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课件。
3、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到各地去旅游,说说你们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二) 进行口语交际
1、 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风景名胜图片或资料。
2、 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在小组里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
3、 以竞选“最佳小导游”的方式,各小组派代表介绍组内交流的风景名胜。由班长主持,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当评委(要求评委从选手的表达能力、表达内容等方面进行评分)各“旅游团”选派代表参加竞选活动。
(三) 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导游”到了许多地方,饱览了祖国各地的风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我们可以到课外书中去畅游,可以到网上旅游,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亲身去领略山河的美丽,风景的迷人。还可以把更多的景色介绍给小伙伴。这样,你将成为一名快乐的旅行家。
第三课时
“展示台”
1、 分组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课前准备的要展示的内容。
2、 每组选出一、二名代表在班上展示。
3、 根据展示内容评出“识字小能手”、“小舞蹈家”、“小歌唱家”、“小收藏家”等等。
4、 获评小能手交流心得。
《语文园地三》教案2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新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3.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仿照例子写诗歌。
5.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字写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导入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丽世界,大家是不是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享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走进诗歌的乐园吧!【出示课件2】
_、交流平台
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现代新诗,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新诗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有什么高见吧!【出示课件3】
小雨: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小博: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出示交流内容,找出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学习和概括新诗的特点。
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雄”着新绿。
小如: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用"”画出来。 ……此处隐藏13658个字……p>教学难点:
在实践、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真实、完整、充实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简单介绍“豆娃娃”的培养方法。
1、关注学生的培养情况,与学生交流培养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2、阅读学生的日记片段,进行评价与鼓励。
3、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之间交流,彼此观察对方的“豆娃娃”。
欣赏他人的“豆娃娃”及相关日记,获得启示与帮助。
把“豆娃娃”引进班级,与同学们共同欣赏、观察、交流趣事。
二、习作中期
组织培养“豆娃娃”的活动。
根据自己的培养情况,进行记录,写好“观察日记片段。”
1、培养十天后将自己的“豆娃娃”带到学校。
2、彼此介绍自己的豆娃娃及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及趣事。
3、学会整合日记片段,形成相对完整、充实的日记的方法。
4、选读评价。
5、作文评改。
6、佳作欣赏。
完成其他内容的观察日记。
三、习作终期
建议学生把“豆娃娃”带到学校,与同学们的进行比较与交流。
鼓励同学们彼此参观自由交流。
能不能将几次日记片段整合成一篇内容完整、充实的日记呢?
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评价。
三批结合,进行批改。
将优秀作文进行展览。
鼓励生活中进行这样的观察。
尝试着按照老师的方法培养“豆娃娃”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及观察所得。
与老师共同分享实践的收获。
四、习作延伸
可以小组间交流、观察、欣赏日记片段。
学会处理已有的素材、找到合适的过度方法,写出完整的观察日记。
借鉴、修改完善作文。
批后修改。
阅读优秀作文
留心生活,记录生活。
帮学生创设学生一个生活场景,学会有意识的观察。
边做边写,有生活,有内容,真实而不失生动。
老师的建议与鼓励是他们坚持并不断并有所进步的动力。
互相学习,也是互相鼓励的过程,在关注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实践与记录。
检验同学们的实践成果,激发彼此学习、交流的愿望。
通过彼此观察、彼此交流、阅读能受到启发、拓宽思路、学会评价。
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让内容变得更科学、更有条理、更丰富。
读文指导,给予方向。
批后改,是一种个别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为下次习作打好精神基础
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让生活变得有痕迹。
《语文园地三》教案1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
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语文园地三》教案15一、教材说明
这个园地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背儿歌。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填”。
题中有三个花瓶,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要求学生数一数题中的六个字各有几画,把字填在相应的花朵里。教师只需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由学生自己数,自己填。教师检查后可让学生说说填写的过程。有的是逐个数,逐个填;有的是先把每个字的笔画数数出来在字旁写个小数字,再归类填写。方法不同,填对即可。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想办法,增强其成就感。
第二项“看看读读”。
这项练习是通过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教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还可以对口令:甲说数量词,乙说事物名称;甲说事物名称,乙配上数量词说词语。或者用贴量词卡片做填空题:一()树、一()山等。
第三项“读读画画”,是采用读读字,涂涂色的方式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
图中14个字分别带有“艹、扌、”。题目以“花”为例提示了涂的要求,即“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的字涂红色。课前应要求学生准备彩色笔。练习可按三步进行:1弊匝∫桓鲎挚头先顺时针方向读,再逆时针方向读(同桌两人互读也可);2泵魅吠可的要求,学生自己涂色;3狈盅丈读同一偏旁的字。
第四项“读读背背”,内容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知道看太阳辨方向的方法。先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再帮助学生弄清方法:因为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早晨面向太阳前面肯定是东,由此推断其余三个方向。让学生接着读后面的三行句子。在学生达到要求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下午太阳到西边落下了,这时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