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时间:2025-03-31 10:06:34
有关猫教案范文九篇

有关猫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猫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2.通过变向躲闪跑、跑与钻等动作配合活动,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1. 猫头饰或脸谱。

2.轻快的音乐、手铃。

活动过程:

1. 请 6 位幼儿轮流戴上猫头饰或脸谱,扮演猫勇士,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可以捉到老鼠。

2. 与幼儿玩“猫捉老鼠”游戏:6 位幼儿两人一组,在地上对坐,手拉手举起来做出三个“洞”。音乐响起,另外 6 位幼儿扮演小老鼠自由走动,当教师摇动手铃,一位戴上猫头饰的幼儿便出来捉老鼠,6 只小老鼠便要立即跑回“洞”去。

3. 请幼儿轮流扮演小老鼠和猫勇士玩游戏。

4. 游戏活动之后,幼儿分享对活动的感受。

活动评价:

能理解游戏规则,并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人数、活动场地或幼儿动作发展水平等条件不同,灵活掌握猫、鼠、“洞”的数量,调整活动的难度。

猫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12 猫。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12 猫》。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每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四、研习课文第—部分:第—只猫的故事

1.学生齐读课文第—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

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是自身的形态,刚宋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口寸,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题。

3.整理课文字词,学会运用。

猫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正确读写“任凭、无忧无虑、闭息凝视、温柔可亲、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语文教案-猫。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题:猫(齐读) 板书设计:猫

导语: 谁养过猫?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猫的整体感觉吗?(学生发言)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猫》,就体现了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媒体演示13个生字。

②正音:辟 p@

③辨析多音字:和

运用媒体解决:

A.出示“和”字,让学生读出它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的拼音;

B.让学生用“和”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④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⑤理解词语:(可用查字典法、知字义解词义的方法)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闭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板书设计: 古怪 淘气 可爱

(2)再 ……此处隐藏3704个字……是伤害他人的那种错误?

(5)补充介绍作者,交代本文写作背景《教学参考用书》P274。

4、感悟作品思想——

一种丰富的情感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无声无形地流淌着,不断积淀,直至喷发。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你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一定有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 ,我想说: 。”

示例:

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教师赠格言: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

小结:这些对作品深层次的感悟,其实就是作品的主题。有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看,对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主题的多义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播放美丽可爱的猫的视频)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 ,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五、布置作业:

试着按照课堂分析“我”养第二或三只猫的思路来自学“我”养第二或三只猫的情形。

猫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作品的诙谐情趣。

2、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作品的诙谐情趣。

活动难点: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8--12页《面包房里的猫》

活动过程:

1、越变越大的莫格

有一只猫,他的名字叫莫格,莫格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儿自主阅读,启发幼儿重点观察莫格的体型变化。

2、故事《面包房里的猫》

倾听故事

幼儿讨论:你觉得小猫变大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3、莫格的新故事。

变大的莫格还会遇到那些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莫格变大以后发生的事情。

猫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能按故事发展线索用分析、补充的方法合理地续编故事。

2.并会将一至三个新词汇用到自编的故事中。

3. 能大胆想象、并能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2.贴绒或(布偶)教具:猫医生、大象、水牛、白兔姐妹、白鹅兄弟等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能合理地续编故事并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活动难点:会用一些新词汇,会分析、补充哪种过河方法好,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3.指导要点: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动态以及特征,运用生活经验启发幼儿的想象、合理续编故事并连贯讲述。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教具"猫医生")教师:这只猫身上穿着白大衣,手里提着医药箱,它是专门给小动物看病的猫医生。今天我们要编的故事题目叫做《猫医生过河》。

2.理解故事的开头部分(1)第一遍讲述故事开头部分,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2)出示背景图第二遍讲述故事开头部分,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先后出现猫医生、大象、水牛、白兔姐妹、白鹅兄弟等贴绒(或布偶)教具。

3.幼儿续编故事

(1)提问:大象、水牛、白兔姐妹、白鹅兄弟,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帮助猫医生过河?它们是怎么说的?猫医生过河前后又说了些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抒发己见续编故事,注意表扬并鼓励幼儿将词汇用到自编的故事中。如:XX小朋友讲得很好,能把"谢谢,再见"用进去,大家看,猫医生多有礼貌! XX小朋友能把学过的"马上"、"稳稳当当"用进去,讲得很好。

(3)提问:你们认为哪个办法最好,为什么?哪些办法还有缺点,怎样修改?(分析、补充哪种过河的方法更好,激发幼儿续编更合理的故事结尾。)

4.教师小结

5.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并联系实际让幼儿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团结友爱,热情帮助别人。

五.评价要素

幼儿的积极性是否高,思维和表达是否有条理性。

六、活动建议

1.在小朋友们续编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性情景表演。

2、在分析、补充哪种办法最好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积极性、机智地启迪幼儿的智慧。

附续编故事:

猫医生过河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天雨,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森林里的许多小动物都生病了。猫医生急忙背起药箱,准备去给小动物看病。走到小河边一看,它楞住了:河水涨高了,把小桥也冲垮了,怎么过河呢?猫医生急得大声叫起来:"喵喵,谁来帮我过河?谁来帮我过河?"正在散步的大象听见了,急忙赶来,说:"猫医生,别着急,我来帮你过河。"正在洗澡的水牛听见了,急忙赶来说:"猫医生,别着急,我来帮你过河。"正在抬水的兔姐妹听见了,急忙赶来说:"猫医生,别着急,我们来帮你过河。"正在游泳的白鹅兄弟听见了,也急忙赶来说:"猫医生,别着急,我们来帮你过河。"小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帮猫医生过河的吗?

(续编结尾)大家都争着要帮猫医生过河,猫医生说:"谢谢你们,谁帮我过河都行"水牛伯伯说:"我的经验多以点,还是让我送你过河吧!"猫医生说了声:"也好",就跳到水牛的背上。大象、白兔姐妹、白鹅兄弟高兴地看着水牛伯伯稳稳当当地把猫兄弟送过河去。森林里生病的小动物,在猫医生的治疗下,它们的病很快就好了。

猫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有关猫教案范文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