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猫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猫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轻轻走、跑和躲藏,能边朗诵边做动作。
2.体验扮小猫悄悄走的紧张有趣的心理。
活动准备:
1.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躲藏物若干(纸箱、跷跷板等)。
2.游戏前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一、热生活动,教师随幼儿一起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听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活动腰、手腕、脚腕等,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二、组织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引导幼儿会轻轻走、跑和躲藏。
1.游戏玩法及规则:教师蹲在场地中央,幼儿扮小猫,围着老猫蹲下。游戏开始,教师说:老猫睡着了,幼儿一起轻轻念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到外面去。念完儿歌,小猫才能轻轻走到场地藏起来。老猫听见小猫走开后,睁开眼睛说:老猫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见了。同时站起来四面张望。寻找小猫。嘴里叫喵--喵。小猫听见老猫的叫声,一边喵喵的叫着,一边赶快跑到老猫的身边。
2.要求:
(1)要指定幼儿游戏范围,以防走的过远
(2)躲藏的环境要安全。
3.指导幼儿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1)老师参与游戏角色以便指导幼儿游戏。
(2)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让幼儿扮老猫。教师提出要求规则。
(3)玩几次游戏后,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后,提出新的要求继续游戏。
三、放松活动。
1.教师讲评游戏的情况,表扬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2.带幼儿做放松活动,听音乐模仿动物走路,进教室喝水小便。
猫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猫》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 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 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学生方面:
搜集老舍先生的相关资料
搜集猫的图片,想想自己与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师方面:
搜集到的猫的图片,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学校确立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本课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价值体现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一、 学法导课。
1、 同学们,当你遇到一段话,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是怎样读懂它的?
2、
3、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读,圈,画,批等) 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有这么多好的读书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试着用大家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第15课《猫》。(板书课题)
二、 出示预习题。
1、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与众不同,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3、
4、
5、 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古怪、淘气)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只猫,了解它的特点吧! 我们一起读读预学题。(出示幻灯片2) 请大家拿起手中的书和笔,用这些方法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三、 学生自学。
1、
2、 教师巡回指导。 同桌互相检查对方的学习情况。
四、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一)、剖析古怪,感受淘气。
看到同学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收获一定挺大,现在来汇报一下吧!
1、 谁能说说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能把你画出的相关词句读给大家吗?
2、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古怪”是什么意思?
3、 学生交流汇报:老实有什么表现?
4、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什么事也不过问”,并指导学生朗读。(乖巧的女生一定能读好。)
5、
6、 学生交流汇报:猫的贪玩表现在哪里? 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任凭??也??”感受猫的贪玩。(顽皮的男生,找到你们平时贪玩的感觉,好好读读!)
7、
8、 学生交流汇报:猫的尽职从哪里看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屏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非??不可”理解猫的尽职。(尽职的班干部们,用生动的朗读来夸夸和你们一样尽职的猫吧!)
9、 这只猫真是———老实、贪玩、尽职啊!我们班上也有具有这些特点的同学,他们古怪吗?那为什么说猫古怪呢?谁能用上关联词把“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词连起来读读。
10、 学生争先发言。(相机出示幻灯片3)
11、 对了,这就是( )的猫,它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12、 作者说它古怪的时候带着深深的喜爱,让我们带着喜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引读)
13、 猫的古怪还有什么表现呢?蹭:摩擦。更轻、更温柔,有撒娇的意思。几朵小梅花:把脏脚印比作梅花。
14、 课文围绕小猫的淘气写了哪些内容?
15、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二)品悟感情,升华主题。
1.学生交流:自己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呢?
2.教师小结:人爱猫 猫亲人
3.指导读出猫的可爱与自己的喜爱之情。
五、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请大家把书翻到73页,默读“阅读链接”,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读读,思考:这个片段与课文的写法有什么异同之处?
2、
3、 相同:表达喜爱之情。 不同:从不同的方面表现情感:一段是从猫的外形和神情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一段是从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表现猫的可爱。
4、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文则是运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老舍还采用了拟人、对比、反语(明贬实褒)的手法,总分的结构,他们都对猫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让我们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身边有意思、感兴趣的动物,用上学过的方法记录它们的故事,让老师也和它交上朋友!(出示幻灯片4)
出示学生寄语,激发学生写作自信心与兴趣。(出示幻灯片5) 板书设计:
读
圈
猫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品析语言,体会作家用语的准确性,重点品味强调句的用词方法。
2、通过“我”与家人对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来理解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
一、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二、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是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迅速的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自己昨天所预习的内容,可以在标划一些自己认为深有感触的句子。(生读文章)
2、文章一共提到了几只猫,“我”养的三只是怎么样的猫,你能不能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它们。(生:1活泼;2更有趣且有用;3抑郁)
a、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读句子,(抓住“滚来滚去”“消耗”)
b、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相比怎样?读句子(从哪些词看到它非常的活泼,特别的可爱)
c、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
3、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作者及家人对这三只小猫的喜好程度,你会怎样排列他们的顺序:从这样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与家人养猫的目的是什么?板书
明确:人们之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猫可以供人赏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人类养猫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
三、理解阅读
1、由于我与家人一开始就不喜欢第三只小猫,所以当鸟被咬死后大家的反应是什么?(全家人把罪状都按在它头上)
读“我”和妻的两句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朗读指导
2、我们断定是第三只小猫咬死的有什么证据吗?(嘴里好像吃着什么…它一定是…)
由一个不确定的依据得出一个肯定的推断,大家觉得合理吗?假设今天咬死芙蓉鸟的是第二只猫,作者会怎么处理呢?(生猜测)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人们性格上的一种普遍的什么弱点呢?(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是非对错)
3、小说安排第四只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小说矛盾的激化点,高潮。体现了三猫的无辜)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错”,文中他是怎么表达的。听老师读一下,看看那种表达方式更好
“我开始觉得我错了;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强调情感的方法?(反复、感叹号、反问语气、是)
4、你在文中还能找到表现我悔过的语句吗?(生读)
针的比喻给你什么感觉?(针刺 伤口小却深,映衬了这虽然是小事,愧疚极深)
5、刚才大家一致认为家人与我最喜欢的是第二只小猫,那么在这三只猫中对我以后的人生影响最大的是那只小猫,为什么?(第三只猫)请同学们找出这三只小猫亡失后,表现我们的态度的语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比较“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好久不养”是因为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 “从此永不”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
齐读30——34这几节表达作者最深情感的语段
四、深化主题
1、真相大白后,从我的忏悔中同学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大白后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知错就改,同情弱小,善于自省的人。对于一只猫尚且如此悔过,如果冤枉了人,他会怎么做?他的好友鲁迅先生有没有相似的经历——风筝。)
2、《猫》选自《家庭的故事》发表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小说创作的早期作品。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很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板书)
3、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类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而人类却一直以万物之灵自居……我们是否有权主宰其他生命形式的生存方式,甚至主宰他们的生死呢,读了郑振铎先生的《猫》我们是否应该有所反省?
五、作 业:写一写读《猫》这篇文章的收获与思考。
猫教案 篇4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分段,读课文,了解内容,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二段。
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二、学习
读课文第一段,回忆课文内容。(要求边读边思考)
#1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怪”是形容猫的性格特别,很难捉摸。课文从三方面描写的性格有些古怪:
[1]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不理不睬,一声不坑;
[3]猫即胆小,又勇猛。
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的耳中会是“丰富多腔”的?(展开讨论,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第二段:思考完成。
[1]用()画出描写“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的句子。
[2]抓词语说理解,谈体会。方法:读句子,话词语。
(满月的小猫淘气又可爱,它腿脚还不稳就淘气。在它的眼里什么都是它的玩具,而且玩就没个完。摔跟头它不怕,摔疼了也不哭,而且肆无忌惮在花盆摔交,抱着画枝打秋千,致使枝折花落,尽管满月的小猫到处闯祸,毁坏东西,但作者却更加喜爱这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小猫。
[3]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再读课文,用串连各段段意义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板书:
猫
~~~ 老实、贪玩、尽职 ~~~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
一 性格古怪 |胆小,勇猛 喜
――――――― ―――――― 爱
| 耍个没完 之
二 淘气―― |摔疼了也不哭 ――天真可爱 情
|摔交打秋千
作业:
一 组词
1 形近字组词
性( ) 忧( ) 职( ) 凝( )
姓( ) 优( ) 织( ) 疑( )
痒( ) 稿( ) 淘( ) 耍( )
样( ) 搞( ) 掏( ) 要( )
跌( ) 辟( ) 跤( ) 凭( )
秩( ) 僻( ) 校( ) 算( )
2 多音字组词:
的 折
二 填空组成词语
无( )无( ) 生气( )( ) 性格( )( ) 闭息( )( ) 变化( )( ) ( )( )可亲
三 造句
无忧无虑
四 背课文(第4自然段)
猫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咪的情绪变化。
2、愿意在大人忙碌的时候自己游戏、寻找快乐。
活动重点:
能分辨小猫三次不同的叫声,愿意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尝试积累自己寻找快乐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猫叫声录音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环节意图:引起幼儿对猫咪局部的观察,为活动的开展做铺垫,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出示PPT1,问:
1、猜一猜,这是谁的眼睛呀?
2、你见过的小猫咪有什么特别的?
过渡语:原来,你们都见过小猫咪啊!今天我们这里也来了一只小猫咪,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二、小猫咪找朋友
(环节意图:通过分段倾听、观察、辨别小猫咪三次不同的叫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猫咪的情绪变化)
(一)叫声一——撒娇
1、看看,老奶奶手上拿着什么呀?
小结:是呀,奶奶要给家里的宝宝织毛衣,织毛衣是件很花时间的事情,要认认真真才行。可是奶奶刚开始织毛衣就听到……
2、小猫咪好象在说什么呀?
3、小猫咪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啊?(引导孩子学学小猫咪的叫声)
小结:是呀,这是撒娇的声音。
过渡语:可是奶奶说:“小猫咪别叫了,奶奶要给宝宝织毛衣。”这回……
(二)叫声二——生气
1、这次的叫声和第一次撒娇的叫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小猫咪为什么生气呀?
过渡语:原来是这样啊!但是奶奶说“你不要吵,你不要叫,奶奶没空陪你玩,自己去玩吧。”
3、瞧,小猫咪找到了哪个朋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呀?
过渡语:可是突然,传来了奇怪的叫声……哎呀,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叫声三——求救
1、原来,小猫咪真的是被毛线绕住了,它在喊什么?
2、奶奶听见了小猫咪的求救,赶紧一道一道把毛线解开来。小猫咪的哪里露出来了?
小结:奶奶抱起小花猫,轻轻拍拍它的头:“你呀,真是个小淘气。”
三、情感迁移
(环节意图:完整欣赏故事内容,尝试懂的关心大人,愿意当大人忙碌的时候自己游戏寻找快乐。)
(一)完整欣赏故事
(二)我会自己玩
1、你们喜欢这只小猫咪吗?
2、你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做些什么玩些什么呢?
小结:是啊,大人在忙碌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找一些开心的事情,自己玩。你们果然都长大了,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