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案

时间:2025-04-14 00:44:54
精选《海底世界》教案汇编6篇

精选《海底世界》教案汇编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海底世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的文章,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重,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能正确读写后,全班评议谁说的最精彩。通过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全文,弄懂每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而体会到海底是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准备:

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海底生物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在纸上画出来。海底世界的录像,老师准备出示海底植物和生字以及课文重点段落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居住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海洋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熏陶了我们宽广的胸怀,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在海洋的底部,有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学生齐读课题)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讲授新课:

A放录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你认真看录像,一会要请你起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完以后,让学生起来交流)

2、刚才同学们看得都非常认真,其实这只是海底世界的一个小

角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海底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资B讲授课文,加深理解。

其实,最为精彩的还是课文里生动的描写,打开书115页,让我们再去领略一番。

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课文以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刚才看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相信生字掌握得也很不错。

(课件出示生字,先开火车读,然后请一排同学领读)

3、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请你起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发表自己的收获)

4、刚才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理顺一下课文,这个练习你能完成吗?试一试?

(叫声)

海底的(动物)

(活动方式) (景色奇异 )

8海底世界 海底的(植物) (物产丰富 )

海底的(矿藏)

第二课时

一、自学探讨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介绍,看看那位同学的介绍能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分钟准备时间。

(1)声音部分。

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声音,猜一猜会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课件出示声音部分的课文内容。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你喜欢这一个自然段吗?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好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

读了这一个自然段以后,让我们对海底动物的声音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写清楚的呢?能不能结合这一段中的有关语句来谈一谈?(“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运用。“像……像……像……”打比方的运用。)

你想一想除了书上给我们介绍的这几种以外,还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学生自由谈)

(2)活动方式多样部分。

请两、三位同学起来读。

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分别扮演海参、乌贼、梭子鱼、贝类,介绍自己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请一位小记者来采访,采访语尽量活泼生动。其间补充章鱼的相关资料,由老师补充:章鱼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变换体色,也就是说,章鱼高兴的时候身体呈现一种颜色,而当他生气的时候,会呈现另一种颜色,这多么有趣呀!

再来练习读一读。学生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3)介绍海底植物部分。

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谈一谈自己最喜欢哪里?为什么喜欢?

课件出示海底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再来读一读,读出自己对海底植物的喜欢之情来。学生可以补充资料。

(4)介绍海底矿藏。

读一读,补充相关资料。

看来,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学生接上)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谈一谈。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充满着无穷魅力的海底世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其实海底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宝藏和没有破译的现象,这个任务落到你们肩上,希望你们长大以后探索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为人类做出贡献。

(二)、海底世界展厅展示,课堂延伸。

学生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制作海底世界展示牌,由小组长负责,解说员进行解说。时间大约6到8分钟。

老师小结下课。

《海底世界》教案 篇2

第一教时

目标:

1、说出课文所提供的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丰富的物产。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得15个身子,理解26个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件,理解长句和难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大海你看见过吗?请你谈谈。海底世界你也来谈谈。

二、从课文中得到海底世界的知识。

1、自学课文五分钟。要求熟读课文,想想你有什么不懂之处。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开火车读,注意学生的读音情况,及时纠正。

自由读。

在读中初步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景色奇异、蕴藏、储藏……

3、让学生提问,及时给与解答。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学生理解词、句及有关常识。

4、让学生借助课件理解课文。

重点研读:“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大鼾。”

……此处隐藏2673个字……上几就是十几

4、20的计数与表达

观察20,它是几个10组成的?

小结:两个10是20

(二)比较十几和几的组成

出示:5、15 4、14 6、16 9、19 每组数之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多了1个10)

三、综合应用

1、 说说数海洋生物群有什么好方法?

完成书练习(注意书写,圈怎么圈,小尾巴)

2、比大小

3、海底图中,蟹多还是章鱼多?

出示:11<15,或15>11 (小圆片表示)

12○17 13○11 19○17 12○15○19 20○15 4、

接龙游戏

13、__、15、16、__、__、__、20 10、12、__、__、18、__ __、13__、17、__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用什么方法,进行11-20各数的计数与表达?

板书设计:

11-20的认识

2个5是10 2个10是20 11是由1个十,1个一组成

《海底世界》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能正确读写“依然、是否、窃窃私语、普通、贝壳、免费长途旅行、显微镜、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等。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教学准备:课前通过读书、查阅资料或上网等,广泛了解海洋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到海底世界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第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海底世界的?

讨论板书:2、3、4、5、6

2、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板书)

3、 结尾又怎么写的呢?齐读。

海底世界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板书)

4、第2、3、4、5、6这五个自然段,哪几自然段写了景色奇异?哪几自然段写了物产丰富?

5、小结:作者这样向我们介绍海底世界,条理多么清楚啊!文章条理清楚,总结这么写,简单明了。再齐读第七自然段。

三、 合作探究第二——六自然段。

1、过渡,让我们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八个字合作学习第2-6自然段。

2、讨论如何合作学习。结合学生回答把第2—6自然段读一读,再找一找什么地方写景色奇异,什么地方写物产丰富的,最后用直线画出重点的句子来。板书:读—找—画。

3、观看课件《海底世界》,把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的内容变成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修改,尤其是分辨哪些是重点句子

4、 汇报2、3自然段自学心得。

a.海底世界的景色是怎样的?(宁静、黑暗)

b. 海底依然很宁静,点拨:“依然”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依然宁静?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海面的风浪影响不到海底?

教师引读:因为再大风浪,——……

海底又为什么是黑暗的呢?

海底的景色是“宁静”、“黑暗”的,为什么又说是奇异的呢?

师引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

“却”表示什么?——转折

师述:当然,从光点的点可以看出也只是一点点的光亮,尽管如此,在黑暗的海底,也足以显出它的奇异来了。练习朗读。

c.“黑暗”中有“许多光亮”是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的一个方面:

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摘录。

自由轻读:能否总结出景色奇异的第二个方面?(“宁静”中有“各种声音”。)

指导理解该段中句与句的联系:

齐读第一句:这是提出问题?换词代替“是否”

“不是的”这是作了——回答

师述:一问一答,肯定了海底是——有声音的,这两句联系非常紧密。

声音是哪来的?都有些什么声音?齐读三、四、五句

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引读:由于是窃窃私语,所以只有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各种声音。

出示:因为……所以……连接这两层意思,理解两句间的因果关系。

师引读:“各种声音“,都有些什么声音呢?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还有呢,所有用了省略号。

注意:这里是冒号,不是句子的结束标点,引导学生认识第四句。

师述:宁静当中能听见各种声音,但只是微微的(练习朗读),真是太奇异了。奇异的地方还有呢?(正因为如此还有各不相同的作用)

d.小结:这一段,首先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肯定了海底是有声音的,接着指出声音来自海底动物,很轻,只有用听音器才能听到,然后用打比方的手法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四种声音,最后还写了不同的声音的作用。句与句之间联系得非常密切句子联系紧密。

5、练习检查四、五、六自然段的自学情况。

过渡: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体现在“宁静”能听到“各种声音”,不同的声音还能起不不同的作用;“黑暗”中有“许多光点”。“奇异”这个词用得非常妥贴,条理也非常清楚。那么它的物产丰富又体现在哪儿呢?

物产类别 数量 有什么

动物 活

植物

矿物

小结:这三个自然段使我们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看到了海底丰富的物产。齐读四、五、六自然段。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未来的科学家,你们已经重视开发海底矿产了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用海底矿产来建设新的社会,为人类服务!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点明了要讲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第二——六自然段,紧扣第一段提出的问题,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海底的景象,最后发出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样的赞叹。

再读最后一段。

2、这种开头提问,激发兴趣,最后总结,解开谜底的写法,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上下文联系密切。

五、朗读全文,给课件配音,再一次体会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板书:

23海底世界

2宁静

3黑暗

1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 4动物 7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5植物

6矿物

《精选《海底世界》教案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