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牧笛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牧笛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牧笛教案1
教学内容
一、 歌曲:小牧笛
二、 综合训练:发声练习(二声部);节奏填空。
三、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剧选段)
《京调》(笛子与乐队)
教学目标
一、 指导学生用纯朴、明亮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民歌风格,抒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
二、 进一步发展写作的能力
三、 通过欣赏,使学生接触京剧音调 ,初步培养他们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同时增强听辨欣赏曲中对比性旋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小牧笛》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2/4拍、3/4拍节转换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综合训练1
二、 歌曲《小牧笛》识谱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 新课教学
1、 综合训练1:大、小三度哈唱练习。
2、 学习歌曲《小牧笛》
(1) 复习2/4、3/4拍的强弱规律。
(2) 节拍练习。
(3) 变节奏的练习
*
注:随着老师的口令,进行二拍子与三拍子即兴变换的节奏拍击训练。
(4)初听歌曲《小牧笛》,随歌曲打拍子
三、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学唱歌曲《小牧笛》
二、 节奏填空:综合训练2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 基本训练
1、 发声练习:同上课
2、 写作练习:根据节奏连接的动与静,张与驰,重复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完成节奏的填写任务。
三、 新课教学
1、 复习上节课练习的节奏训练
2、 练习《小牧笛》的歌曲节奏
3、 给唱曲标唱名
4、 跟琴学唱歌曲旋律。
5、 给歌曲加词。注意转换节奏时的拍节。
四、 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处理
二、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 基本训练:发声练习(同上课)
三、 新课教学
1、 复习歌曲节奏,曲调及歌词。
2、 歌曲处理:请学生自己找方法演唱
3、 谈一谈感受,说一说哪种唱法更好?为什么?
4、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1) 了解我国戏曲知识
(2) 介绍京剧艺术的历史及艺术家
(3) 介绍剧情
(4) 初听,说一说是什么行当的演员所唱
(5) 跟老师学唱几句京剧
(6) 复听,完成“听听想想”
小牧笛教案2
【设计思路】
知识点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理性的知识点要以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牢固地掌握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在本课教学中运用多种活动方式熟悉变拍子节奏、感受体验变拍子给歌曲带来的不一样的丰富的情绪特色。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牧笛》
2、活动与创造2: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小牧笛》,感受小牧童同您生活的快乐,抒发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在学唱歌曲《小牧笛》的过程中,结合2/4、3/4指挥图示,巩固、掌握其节拍规律。
3、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牧笛》,认识变拍子,并能用正确的节拍,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节拍速度和节拍韵律演唱歌曲,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
选择节奏型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听赏《牧笛》第二主题片断,再次感受音乐的悠扬委婉。用“lu”哼唱主题。
二、学《小牧笛》
(一)感受歌曲情绪
1、听范唱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3、了解变拍子的概念: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称作“变拍子”。变拍子可能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这时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号并列标明。
(二)活动与创造2
1、复习2/4 3/4拍的指挥图式
2、根据歌曲的拍号划指挥图式。
3、用双响筒与小鼓配合、铃鼓与小铃配合根据活动与创造2所示节奏为歌曲伴奏。
4、自由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小牧笛》
1、分成三部分分小组用口琴学习歌曲旋律
2、跟着钢琴把三组旋律连接起来
3、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4、轻声朗读歌词
5、运用师生对唱、分段演唱、小组接唱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6、全班齐唱歌曲《小牧笛》
四、课堂小结
【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本课运用了指挥图式、乐器伴奏、拍手跺脚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变拍子的体验训练,但是由于初次接触变拍子,学生们往往还是不能很准确地掌握变拍子的变化时间,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情绪变化的体验,从情绪体验来感受变拍子,理解变拍子对歌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