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4-14 14:55:02
实用的小班教案四篇

实用的小班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制作,让学生更加了解、认识和热爱自己的学校。

2.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

3.学会确定方向和制作简单平面图的方法。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谈话:

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别方向,知道了校内各景物的方位。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地方?

2.播放介绍学校的录像。

3.师:要向其他人介绍我们学校,最好的方法是结合录像,画一幅地图来介绍我们的学校。

4.板书课题:一起画学校

活动过程:

1.电脑课件展示:电脑是怎样画学校地图的?

2.谈话:概括出画学校地图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定方向

第二步:选中心

第三步:按方向画内容

第四步: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讨论:你认为画地图的时候最困难的是哪一步?

通过讨论明确:画地图的困难是确定方向。

4.如何确定方向?

(1)讨论:生活中怎样辨别方向?

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2)图上确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训练:图上辨别方向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先分好工,学生们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校地图的制作。

教师作适当指导,提醒学生画地图的四个步骤。

四、学习活动小结:

1.展示各小组的作品;

2.评议出完成得最快最好的作品;

3.请最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五、学习画平面图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校园里各种设施会有什么不同?把它们画下来,我们就会得到一幅新地图——学校平面图。

1.电脑课件展示:把电脑画地图的四个步骤(即四幅图)一一转换成平面图。

2.根据完成的地图绘制学校平面图。

3.展示优秀作品

活动结束:

看来既要掌握画平面图的方法,又要很好地团结协作,才能够把我们的学校画好。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标记。(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请保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通过点数说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蜜蜂头饰12个、自制双面花朵(红色、黄色)、小熊卡片(3—6)、黄色点子若干、蜂蜜罐12个、绿地毯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与幼儿装扮成小蜜蜂进入小花园。

提问: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美丽的鲜花。瞧,花园里有些什么花呀?

小结:花园里的花儿五颜六色,真漂亮!

二、游戏:小蜜蜂采花蜜

1、第一次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小蜜蜂们,我们一起去采花蜜吧!妈妈会告诉你们什么花儿的蜜最甜,你们就要把花蜜最甜的花儿带回家哦。每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

(2)游戏指令:小蜜蜂采花蜜,什么花儿的蜜最甜,黄色花儿的蜜最甜。

(3)提问:轻轻地把小花翻过来,小花的背面有花蜜,你采到了几滴花蜜呀?

(4)小结:每朵花上的花蜜数量都不一样的。花蜜少的.时候,我们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了。

2、第二次游戏:

(1)游戏指令:小蜜蜂采花蜜,什么花儿的蜜最甜,红色花儿的蜜最甜。

(2)提问:这一次你采到了几滴花蜜呀?

(3)小结:花蜜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点一个、数一个,这样就不会漏掉了。

(4)给小熊送花蜜。要求:一只小熊吃一滴花蜜,数一数你的花蜜应该送给哪些小熊呢?

(5)师生共同验证

三、装花蜜

1、还有一些小熊也想吃花蜜,数一数,有几只小熊呀?它们要吃几滴花蜜呀?

2、幼儿根据小熊的数量自己粘贴花蜜。

3、师生共同验证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有节奏地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感受手指谣儿歌的特别趣味。

活动准备:

磁带:《包水饺》,录音机、水饺、儿歌《包水饺》。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实物水饺,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教师要注意用儿歌里的话提炼幼儿的讲述内容。)

2.帮助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容和动作,用手指谣引导幼儿念儿歌《包水饺》: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水饺(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3.等幼儿熟悉儿歌后,可将"羊妈妈"任意换成自己或幼儿的名字(若换的是幼儿的名字,双手则指向该幼儿)。

活动建议:

此活动最好安排在中午幼儿园吃水饺的那天进行,午餐时和幼儿共同享用水饺。

活动反思:

饺子对于小班孩子最喜欢吃的点心,因此今天的《包水饺》教学我作了一些调整,但总体感觉还是很顺、很成功的。

本次活动的调整与思考:

1、 “从你会包水饺吗”引出幼儿(橡皮泥)包水饺。这一环节中减少了孩子在集体行动中的等待现象,并再次给予了每个孩子动手、说话、想象的机会,这也令我领略到了孩子间的能力差异与个性差异:动手能力强的,饺子丰富而又有创意;想象能力强的,饺子不怎么象样,但一经表述却令人折服。

2、“从羊妈妈包水饺”引出儿歌《包水饺》。这一环节中,有过前面的铺垫,儿歌教学就变得很轻松。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手指动作使孩子们感受了儿歌的趣味性,同时又通过个别与小组间的互助回答、图书阅读加深了孩子们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3、“从老师包水饺”引出儿歌的创编。考虑到这首儿歌较为简单,因此尝试安排了儿歌创编这一环节。实施之后感觉这样的尝试还是可行的!一开始借助示范做饺子,给予了能力弱的孩子一种引导;通过投影仪的展示,也充分调动了幼儿想象的空间,为创编儿歌降低了难度,同时也增添了儿歌教学的趣味性。创编的儿歌有:羊妈妈,包水饺,中间突起两边翘,有的像朵花、有的像把扇;黄老师,包水饺,中间突起两边翘,有的像座桥、有的像扇门。

本次教学之后,自我反思了一下,这样的调整还是可行的,当然还有一些课堂方面的常规和细节有待改进:

1、个别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有待我们步调一致地常‘抓’不懈。

2、幼儿语言表述的完整性需要我们每节课都持之以恒地去关注。

《实用的小班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